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唐韩干马性图跋 北宋 · 张锡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石渠宝笈》卷三二
画马之法,画骨力神气为上,画肉次之,画毛又次之。
韩干画马,正如九方皋相马之法,在其千里骏骨,不在骊黄牝牡之间也。
今观太史徐时用先生所藏韩生《马性图》,似欲驰骤,乃知买死马以千金者有以也。
吾人作书为墨猪而乏风韵者,曾画工不若也夫。
张锡题。
秘书省著作佐郎蜀州晋源县张锡太子右赞善大夫馀依旧制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文庄集》卷一
敕:某等明经中选,敏学登科。
竭节效官,在公凝绩
攸司大校,赏典并行。
是用进秩上台,升华中御。
或飞荣于鹤禁,或佐局于兰台
各励乃诚,以答朝奖。
可。
授兼侍读学士张锡自代状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宋景文集》卷三○
右,臣伏见天章阁待制张锡,安节懿行,讲贯如流。
进侍经席,有助咨问,愿回新命,以光崇简。
契丹请绝元昊进贡事奏庆历四年八月1044年8月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三、《余襄公奏议》卷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三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六、《右编》卷二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见契丹人使耶律元衡今月十四日朝见讫,中外臣僚,但闻报西征事,又知河东边奏警急,无不忧惧。
虽北边事宜,云征夹山部落,且夹山小族,而契丹举国征之,事势甚大,恐似别有谋者。
臣窃思之:朝廷于西北大事,前后处置失宜,所以戎狄乘衅,肆其凭陵,今者使来,必此之故。
切缘元昊累世称藩,一日僭叛,招携出讨,当自图之,而乃屈中国之威,假契丹之援,借人之势,权在他人,此谋始之失也。
去年在敌中,敌主亲与臣言,梁适去时,云河西事了,遣人来谢,及以元昊表示臣,俾知元昊畏服之意。
又与臣言:候乾元节信使回日,请仔细报来。
及臣归朝,首言此事,只缘夷简病退,梁适差出,便乃忍讳,云无此言。
乾元节使萧孝忠来,屡问馆伴张锡终不与言元昊商量次第。
朝廷当元昊叛时,则遣使告之;
及其和约欲就,则问而不对,必疑朝廷有异议矣。
此始末不同之失也。
今月十六日具奏陈拟其所谋四事:一曰借边兵,二曰借边粟,三曰假数年之物,四曰绝元昊之和。
遥度敌情,在此而已。
必曰假借财物,拒之有词,惟与元昊绝和,最难处置。
臣窃计之:逊词以谢北敌,缓词以款西戎,茍纾岁月之祸,诚当今可施之策也。
然臣愚虑兵祸自此起,不宜处置更有失错。
今若徇北敌而绝西戎,亦有兵祸;
纳西戎而违北敌,亦有兵祸。
二敌连谋,共为矛楯之势,北人才去,西人必来,拒纳之间,动皆有碍。
择祸就轻,守之以信,使曲不在我,即得其要矣。
必若弃元昊以为外虞,坚绝其约,使北人不能反覆而邀功,此最久安之策,恐谋者不能终之。
且元昊所以抗中国者,僭尊号、改年名、不称臣、不奉表,此其倔强之势也,今皆舍去而归我矣。
三年谋之,而一朝绝之,及其既去,北敌使至,将又招之,犬羊之性,岂不怀忿?
此起兵之祸也。
契丹所以取重于中国者,亦欲成和好之事,专与夺之权也。
西戎偃蹇而不从,朝廷沈吟而不报,及其使我绝之而据即成之,桀惊之气,岂不怀怒?
此亦起兵之祸也。
然而彼欲举兵,而使我绝约,皆胡人之狡谋耳。
臣窃料北敌因弋猎之势,为举兵之名,欲邀成功,以德于我。
若报之曰:天下之民一也。
本朝之兵,尚不忍令其战斗,以越死伤之祸,况邻国之兵,冒白刃而不忧其伤,非所以为心也。
宁失一小蕃,不可烦兄弟之国。
萧使回日,曾达此诚,且未尝乞师,无烦大举。
若元昊自有衅隙,违忤北朝,今之出师,非复预议。
又元昊使来,每称北朝之意,早缘名体未顺,难以从之。
近者称本朝正朔,去羌人僭伪之号而称臣矣,只以事要久远,故须往复商量。
今若事体准前,固当拒绝,但业已许其每事恭顺,则受其来归,若来归而拒之,则似失信。
且中国以信自守,故能与四海会同,傥失信于西人,谁复信其盟约?
北朝怒其叛而伐之,南朝因其服而舍之,共成德美,亦《春秋》之义也。
敌虽禽兽,固当闻此而悛心矣。
惟重币轻使以结之,使其有邀功之心,则必缓图我之患矣。
臣又闻前岁胡人解甲后,幽州亦遭劫掠财物,迫夺妇女,发掘坟墓,燕人苦之。
河东近边,恐有冲突,须作堤备,以戒不虞。
臣常观北朝气陵中国,捃拾事绪,以起衅端,归于强弩相射、利剑相击而后已,不可不早备也。
惟陛下图之。
襄州燕龙图惠诗启景祐二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欧阳文忠公集》卷九五、《楚纪》卷五五、《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九八
昨日伏蒙知府龙图即席宠示五言诗一章者。
修闻古者宾主之间,献酬已接,将见其志,必有赋诗,托于咏叹之音,以通欢欣之意。
然而工歌《三夏》,使者再辞,及于《皇华》,然后拜贶。
是则施于贵贱,各有所当。
修,贱士也,何足当之?
伏惟某官,以侍从之臣,当藩屏之任,德爵之重,与齿俱尊。
学通天人,识洞今古,绰有馀裕,多为长言。
谈笑樽俎之间,舒卷风云之际。
成于俄顷,盖其咳唾之馀;
得而秘藏,已如金玉之宝。
岂伊孱陋,敢辱褒称?
形于短篇,以为大赐。
伏读三四,且喜且惭。
譬夫四面之宫,铿锵之奏,愚者骤听,骇然震荡。
及夫心平悸定,然后知于至和。
在于顽蒙,获此开警。
贶之厚者,不敢报之以薄;
礼所尊者,不敢敌之以平。
顾惟愚庸,岂得赓继?
但佩黄金之赐,无忘长者之言。
吴正献公(七 熙宁五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五
某顿首启:某田野之人,自宜屏缩。
而况机政方繁,犹蒙曲记其生日,贶之厚礼,仰佩眷意之笃,感惧交并。
某以衰病退藏,人事或不能勉力,交亲必赐宽恕。
谨此以代布谢之万一。
翰林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工部侍郎张公墓志铭1049年7月10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九、《三续古文奇赏》卷二四、《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二二五、《文编》卷六一、《文章辨体汇选》卷七○四、康熙《仪封县志》卷四○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上柱国清河县伯张公讳锡字贶之
其先京兆长安人也。
祖山甫从唐僖宗入蜀,留不返,蜀遭王、孟再乱,绝于中国。
中国更五代,天下为宋而蜀平,张氏留蜀,盖亦已五世矣,始得去为汉阳人
二世,而张氏遂以大显。
公为人清方敏默,为善不倦,而喜自晦歛,若不欲人知,其遇人怡怡,若无所不可。
及视其发施于事者,其义有可畏,其守有不可夺,其能有不可及,既已,则若未尝有所为者。
少喜读书,至其疾革,犹不释手,自经、史、子、集,百家之说,无不记览通达,而绝口不道于人。
故其晚,始侍读于中。
上尝叹曰:「自吾得张锡,日益有所闻」。
以飞白为「博学」二字赐之,曰:「锡老矣,恨得之晚也」。
公初举进士,中大中祥符元年甲科,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南昌县
萍乡,改著作佐郎,又知安远县
徙知新州,兴学校以教新人,新人有进士自公始。
再迁太常博士监染院
诏选能吏治畿县,公以选知东明
前为令者阖门重帘,以壅隔废治。
公至,则辟门去帘,告其人曰:「吾所治者三而已:彊恃力、富恃资、刑恃赎者,吾所先也」。
其人以谓公言简必信,法简必严,于是豪势者屈而善弱者伸,县以大治。
工部侍郎李及荐公材堪御史,上曰:「李清慎人,未尝妄有所举,此可信也」。
乃以为监察御史
故相丁谓崖州,至是,议徙内地。
公疏奸邪弄国,罪当死,无可怜,且大臣窜逐,本与天下弃之,今复内还,是违天下意。
由是止,徙道州
玉清昭应宫灾,坐火事劾当死者百馀人,公疏言天灾可畏,不可反以罪人而重天怒,愿益修德以塞谴,人乃获免。
公于御史,自监察历殿中侍御史侍御史知杂事
尚书,为员外郎郎中,累官至谏议大夫
于外,为荆湖北路京东河北转运使江淮两浙荆湖发运制置使,利、夔路安抚使,知河中府滑州
三司,为盐铁判官、判句院,历盐铁、度支户部副使
又尝权知谏院,判三班审官院太常寺国子监
侍从,为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翰林侍读学士
虽其自晦,其所居,人皆以为宜。
其在京东,籍淄、青、齐、濮、济、郓六州之人冒耕河壖地,收租缗绢岁二十八万,而六州之民争讼遂息。
其后言利者,请税天下桥渡以佐军,公建言津梁利人而反税之以为害,卒争罢之。
平居退让,未尝肯为人先。
妖贼王则反贝州,兵围久不克,而自河以北,军饷调发益急,转运使受命者,以疾留不行。
公自滑州河北转运使,命至,即日驰城下,军须皆如其期。
其于取舍缓急常如此。
公居家有常法,虽贵显,衣服饮食如少贱时。
事母至孝。
与族兄甚相友爱,人以为同产。
平生所为文章,有集十卷。
公以皇祐元年七月十日,遇疾卒于京师,享年六十有八。
上闻震悼,以白金三百两赐其家,特赠工部侍郎
曾祖讳惟序,不仕。
祖讳文翼,复州录事参军,赠太子中舍
父讳龟从,赠右谏议大夫
南阳郡太君邓氏。
自皇祖中舍君家于汉阳,遂葬之。
至公,始葬汝州襄城某乡某原,实五年闰七月十七日也。
公初娶程氏;
再娶孙氏,封乐安郡君,先公五十日而卒。
公子五人:曰子骏、子充、子云、子谅、子真,子真、子充皆早卒。
于公之葬也,子骏、子云皆为大理评事子谅大理寺丞
有孙十人。
女三人,长适虞部员外郎杜枢,次早卒,幼适大理寺丞王縡。
铭曰:
自足乎其中,不求乎其外,斯惟公之善晦。
仁能勇于必为,善有应而无远,故公晦其终显。
难于自进,以晚见嗟,而寿胡不俾其遐?
呜呼,其奈何!
集禧观奉神殿开启谢雪道场青词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二、《欧阳文忠公集》卷八六
近以温阳干时,雨雪愆候,载惟寡薄,敢罄精纯。
明灵孔昭,嘉应斯获,兆丰年而有望,消疠气于未形。
惟物蒙休,以时申报,冀清真之来格,期福贶之永依。
为将来祫享礼毕奏谢泰山庙等处表六月二十五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三、《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七
伏以兹者因岁物之冬成,讲祭容而时举。
豆笾有序,礼乐交修。
顾惟眇躬,克遵盛典。
实赖明灵之佑,敢忘报贶之诚?
在外五岳四渎四海并诸神庙等处谢祫享礼毕祝文十月十九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三、《欧阳文忠公集》卷八八
属者卜吉孟冬,致飨清庙。
圣灵来格,福祉沓臻。
贶之不违,俾缛仪之克举。
敢忘神报?达此明诚
兵部侍郎王公墓志铭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彭城集》卷三七
公讳嘉言,字仲谟,翰林尚书元之之次子。
翰林以文章正直,著名两朝。
而公幼好学,未尝嬉戏,翰林最爱之,人亦以为宜其家儿也。
生十三岁而丁翰林丧,哀毁过甚,有成人之风。
事母福昌太君,以孝闻。
翰林之亡,遗言不为子孙乞官,真宗闻而嗟悼,赐公同学究出身。
后数岁,公益成人,贫无以养,调官吏部,而年未及格。
判铨周起以闻于朝,特授鄂州司户参军
祥符五年,举进士第,改扬州江都
七年,上阅书龙图阁,得翰林奏疏,爱其切直,因访后嗣孰贤。
近臣以公名闻,而曰能世其家,遂迁大理评事、监海州税。
天禧元年,用荐者言,徙知庐州舒城县,兼榷茶税。
福昌忧,服除,知苏州长洲县
县既翰林旧治,而公年与官又皆同,士大夫赋诗荣美之。
大理寺丞
仁宗即位,迁殿中丞、徙知南雄州
代还,迁太常博士通判齐州
工部侍郎李及御史,以公洎张锡二人应诏
故事当择用其一,而上谓执政曰:「及清慎,少许可,此皆时俊也」。
遂并用之。
召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判三司开拆司
奉诏案信州狱,还赐牙绯。
明年,出为福建转运使,赐金紫。
明道元年恭谢礼毕,迁侍御史,入为兵部员外郎三司盐铁判官
景祐二年,出为京东转运使
夏四月感疾,卒于广济军之官舍,享年四十七。
公性厚重宏深,不妄喜怒,外严内恕,善于为治。
南雄时,开大庾岭故道,往来便之。
郡当二广之冲,行者交错,去水即陆,易舆以舟,有至者辄滞留旬浃,公一皆善视之,以己俸给费,未尝毫发扰人。
通判齐州时,郡守性刚烈,视僚佐蔑如也。
公正色持法,不为少屈,郡事赖以平允。
守后徙治他郡,坐事下狱,每叹曰:「同僚得如王御史,无此咎矣」。
其为御史,所论列必时政大体,未尝掇拾小过,抉发阴事。
天圣中洞真宫寿宁观灾,两宫有意修复,公力谏止之。
信州铅山富民程氏献石绿数万斤,诏蠲本户徭役。
公争以谓所献有限,而所蠲无穷,天下豪族皆以货得蠲,则贫民将独受其弊。
上用公言,复程氏三岁而已。
转运使,部吏有过失,屏人面数之,皆惭服悔谢,得自改,郡县大治。
其荐举士,尤推精鉴。
参知政事吴公奎初调福州古田主簿天章杜公杞廷尉评建州,公皆荐之,其后显达,人谓公知人。
平居阅书史,为辞章,以嗣续前烈为志。
手写翰林《小畜集》三十卷,藏于家。
献《翊政论》十篇,究切世事。
仁宗宴苑中,时得唐明皇刻石山水字,使群臣赋之,皆不能下笔,奏篇才十数。
上令宰臣铨次之,公第为优。
初,丁晋公进士,时翰林为推挽延举,卒使成名。
其当国,尝语公曰:「先正引荐之德,未有以报」。
公曰:「相公逢时得位,当以直道报国,无恤私恩也」。
晋公不悦,公亦不复至其门。
朱崖之贬,捕治党人,公独不预焉。
岂所谓上交不谄,其知几者邪!
惜其蕴蓄未及大施,中年而陨,其命矣夫!
朝廷闻其丧,赐一子官,又命其长子自大名易右班殿直,监曹州税,使不以丧去,有禄以济其贫云。
公娶周氏,先公亡。
公卒后三十馀年,以子贵累赠兵部侍郎,周夫人追封仙居县太君
熙宁二年七月二十一日,葬于开封府开封县宰辅乡凤池里先茔之次。
公四子:长曰延度,前潭州观察使
次曰延禧,库部员外郎通判荆南府
次庚、庾,未仕。
二女,长适故寿州录事参军杜襄,次适进士张诱。
孙七人,鸿、浩、淮、汴、渐、淑、沇。
浩为广州东莞,馀未仕。
公之葬,公从孙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汾实与襄事,集贤君以某同官,使来请铭。
其叔父秘书监往为建州从事,公荐之升朝,是某世有旧,乃为铭曰:
翰林之生,正直自信。
骤进无愧,屡黜不愠。
宜有后人,嗣守其训。
譬彼川流,其源已浚。
公幼而学,守其家法。
天子矜之,始优以禄。
文施于谋,智效于职。
果其世贤,罔有不克。
遂司风宪奉使察举。
施未及光,业其有绪。
天夺其年,有蕴有贮。
四方驰驱,踬于中路。
公殁馀庆,覃后昆矣。
赠官贰卿,由子恩矣。
祔于先茔,屹其坟矣。
请铭惟谁,公从孙矣。